东南网首页 星期四
祝贺!首批55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公示
您所在的位置:阿根廷频道 >  中华文化
为高甲戏剧种守住一方舞台
2021-10-15 16:40 树红霞 来源:东南网 责任编辑:王亮

整场演出,群“丑”争艳。

昨晚,高甲戏《范进中举》亮相第17届中国戏剧节。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,观众领略了闽南戏曲的独特魅力,现场掌声不断。这部作品被誉为“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”——

为高甲戏剧种守住一方舞台

东南网10月15日讯(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文/图)

老题材作新演绎

“如何为剧种守住自己的一方舞台与天地,是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方向。”高甲戏《范进中举》导演、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(团长)周杰俊说,这部戏在创排过程中,尽力挖掘剧种艺术风格,努力以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式重新解读“范进”的形象。

高甲戏是闽南方言地区最大的戏曲剧种,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作为一部喜剧作品,高甲戏《范进中举》把戏剧主题转换到“人情世故”上,剧中“卖鸡、悼鸡、拜帖”等情节系全新创作,充满了“悲喜交集”和“悖反交糅”的人生况味,具有超越时代的穿透力,从而赋予这个老故事以新意,传达了新的主题,拓展了新的空间。

“我们运用夸张、重复、讽刺的手法,大胆使用简洁、新颖的生活化语言,将人物命运翻天覆地的变化,直抒胸臆。通过中举前后范进社会地位及众人对其态度的变化,深刻揭露趋炎附势、嫌贫爱富乃是范进之流在科举道路上至死不悔的社会根源。”周杰俊说。

该剧编剧、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助理陈云升说:“创作《范进中举》,是对传统经典进行当代解读。”他认为,这个故事特殊之处在于发生在一天之内,于是选择将原本的故事情节进一步细化、生活化,以求在创新中更好地刻画范进的人物形象。

以往,公众和学界多从批判科举的角度看待“范进中举”这个故事,但陈云升看到了环境变化对人所造成的影响,“一个非常鲜活、形象丰满的范进值得深挖”。

“丑”行当做大文章

与其他戏曲剧种相比,高甲戏“丑”的行当设置更为系统规范,表现手段也更为丰富多彩,因而高甲“丑”名闻天下,具有特别鲜明的剧种本体特色。

在创作中,高甲戏《范进中举》致力于对本剧种丑角行当的表演传承和开掘创新,是一场群“丑”的集中展示。陈云升说,这是为剧种、剧团和演员量身创作的剧目,也是对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戏曲剧目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。

“我认为,‘范进’很适合采用高甲戏的演绎方式,角色与演员、主题内容与形式表达之间能够很好地契合在一起,从而塑造出绝无仅有的艺术形象。”周杰俊说,从另一方面讲,高甲戏深厚的丑角表演艺术,也犹如凝聚了《儒林外史》这部“讽刺之书”的全部锋芒,能将吴敬梓小说中最精彩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
14日晚的演出效果,更坚定了他的这一判断。观众熟悉的“范进”,不仅仅可笑、可怜,随着剧情的展开,也让人觉得可悲、可叹。高甲戏的独特审美在舞台上弘扬,更加彰显了剧种的艺术魅力。

向经典作品致敬

业内人士认为,《范进中举》还是一个向经典作品学习致敬的范例。

周杰俊说,选择这一耳熟能详的故事作为自己戏曲导演艺术硕士的毕业作品,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学经典,又难能可贵地契合高甲戏的剧种特色。同时,在创排过程中,周杰俊也对“传统戏曲如何继承创新”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优质的舞台呈现,对当下古典剧种的新剧目创作如何坚守剧种特色、保持传统程式等,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意义。

在他看来,纵观全国地方戏曲剧种,要么面临传承困境,要么很容易被“京昆越豫”等大剧种同化,回归剧种化创作成为地方剧种急切的时代命题。值得自豪的是,高甲戏的老前辈留下了宝贵的遗产。“我们要尽力把剧种中有用的、有特色风格和传承需要的挖掘出来,使其依附在高甲戏《范进中举》的文本之上,让文本与演员、剧团、剧种有机结合起来,以剧种的特色演绎来激发观众共鸣,让他们为高甲戏的特色表演和丰富的表现手段感到惊艳、感到羡慕、感到满足。”他说。

泉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科科长何奕斌认为,高甲戏能在泉州发扬光大,主要得益于经费支持、人才培养和传承机制。在此背景下,当地几家高甲戏主要剧团近年来着重做好传承,创排的数个新剧目演出后屡获荣誉。

“《范进中举》是万里长征第一步,传承高甲戏行当,发扬剧种艺术,仍然在路上。”周杰俊信心满满。

新闻背景>>>

第17届中国戏剧节10月9日至28日在武汉举行,来自全国23个省(区、市)的31台剧目倾情演出,涵盖14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、歌剧、儿童剧。经福建省文联、省剧协推荐,中国文联、中国剧协组织专家评审遴选,高甲戏《范进中举》代表福建省参演。

[1][2][3][...][10]下一页